1. 穩居低軌衛星要角:
華通(2313)在低軌衛星用板市場穩坐全球供應鏈重要位置,並持續深化四大低軌衛星客戶合作,穩固業績成長根基。
2. 衛星營收占比達20%:
第二大美系客戶儘管試射進度落後,但拉貨動能強,加上中東與加拿大合作推動LEO通訊網路,全年衛星相關營收預估達20%、年增雙位數百分比。
3. 泰國新廠逐步放量:
泰國新廠第二季月營收僅2億元,低於原預期的3億元,但全年預估貢獻30億~33億元,具備全製程能力,成為分散風險與應對美中貿易變數的重點據點。
4. 軟板業務占比衝上25%:
受惠於美系品牌合作深化與產能擴張,華通軟板今年預估營收占比將達25%,成為非衛星業務的重要支柱。
5. 傳統業務穩健續航:
手機用板回溫來自美系客戶穩定需求,筆電部分亦因品牌客戶訂單穩定帶動小幅成長,整體傳統應用仍具韌性。
6. AI伺服器布局啟動:
提前切入OAM加速卡、CPO光模組與AI伺服器核心板等高階應用市場,鎖定高頻寬與系統級需求,建立技術門檻與認證優勢。
7. 第二季面臨短期壓力:
匯率波動與業外損益將對第二季獲利造成壓力,但法人仍看好全年成長趨勢不變。
8. 三年內打造第二成長曲線:
AI伺服器、高階交換器等高附加價值產品預計1~3年內陸續貢獻營收,有望成為繼衛星板之後的另一波成長動能。
結論:
華通正從「衛星板王者」轉型為「高階應用板領導者」,不僅穩守低軌衛星商機,更積極擴展AI與高階通訊市場。雖面臨匯率與全球供應鏈挑戰,但憑藉技術升級、產能布局與多元產品線支撐,未來3年內極可能迎來新一波營收爆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