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仍走多 整理期可撿便宜
朱成志
2024-11-18 08:45
107
分享

經濟日報/朱成志


台股仍走多 整理期可撿便宜

今年外資前三季大賣超5,126億元,正如前二年,但今年10月提早回補391億元,指數就大漲595點,前二年外資拖到11月才回補,2022年11月及2023年11~12月很巧,台股都漲1,929點。


今年11月6日川普勝選,外資轉空,到11月15日單月大賣超1,210億元,全年賣超5,946億元,台股由挑戰「2萬4」,變成失守「2萬3」,這一波震撼究竟要拖到何時?


川普重返白宮,馬斯克最受益,特斯拉(Tesla)股價從11月5日的251美元大漲42%到358美元,馬斯克執掌「政府效率部」改造官僚體制,但市場激情已到頂,11月14日已跌回311美元。川普要吃台積電豆腐,市場認為有利今年原本大跌超過六成的英特爾(Intel),股價從9月18.51美元也大反彈42%,到11月8日碰上半年線反壓才拉回整理。


近來亞幣貶、美元升,金價由10月底的天價2,790美元拉回下跌,但比特幣連創新高,到11月13日最高9.3萬美元,也回檔了。


2016年11月8日川普當選時,美股直接上漲,但台股11月9日大跌3%,市場偏空。我說「TRUMP UP,STOCK UP」,台股到11月16日才止跌小漲,後來果真台股也和美股同樣大漲很久。


不過,未來四年和川普第一任不同,這次台積電是秀才碰到兵,10月營收3,142億元創歷史新高,股價不漲,11月12日公布第3季加碼配息到4.5元,也照樣下跌。


10月18日外資追高大買3.4萬張台積創天價1,100元,11月到15日賣出6.4萬張更多,跌到1,025元,但財報好,「千元大關」也有守,台股前三季上市櫃公司大賺3兆元,今年拚4兆元,第4季有75家上市櫃公司每股稅後純益(EPS)創新高,台股有實力,當然下檔有限。


2014年來,有九年台積電(2330)漲幅超過加權指數,今年最多大漲85%,遠超過加權指數最大漲幅的31%,但未來川普四年,台積電不會再如以往的大漲,機會將出現在TSMC周邊的小型股,如同11月美股漲最多的是「小股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」。


被輝達(NVIDIA)大漲拉升的費半指數,2023年大漲65%,今年到7月11日原本也最強,但近期已軟腳,今年到11月14日,費半只漲19.9%,輸給那指27.3%及S&P 500漲24.7%,現在羅素2000又緊追上來了。


我認為台股仍走多,但比不上2016年川普那次當選的「漲幅大,時間長」,未來台股變數增多。川普想要強逼換聯準會主席,鮑爾不惜要打官司,但台股別怕,川普11月13日去白宮,拜登還信誓旦旦會繼續支援北約和烏克蘭,兩人完全不同調,畢竟川普還不是總統啊。


近幾天的「川普2.0」激情及恐慌都反應完了,我認為台股連四跌,外資賣壓到11月14日結束,15日小漲,比2016年還提早一天漲,到明年1月20日川普上台前,台股以區間整理為主,可以開始撿便宜了。


近日市場新焦點BBU概念股,包括AES-KY、順達、系統電、加百裕、新盛力都很活潑,是AI主題的伺服器周邊,由「選配」可能變成「標配」的新題材,中低價的金寶、神達、鴻準等新舊AI股轉強,包括機殼、滑軌、散熱、網通、IP、矽光子、CoWoS設備等,高中低價的AI題材,都是選股方向。


馬士基海運近日走強,本益比(P/E)7倍,長榮、萬海、陽明第3季獲利大好,P/E只有3~5倍;外資11月大買貨櫃、散裝航運及航空股,虎航11月29日轉上市前很強勢;BDI、BCI指數揚升,慧洋-KY、裕民這些散裝航運股也值得關注。


今年大跌的IP股世芯-KY、創意第3季財報都漂亮,但財報不佳的IP股巨有、金麗科及IP股王力旺3,000元的P/E都逾百倍,川普震撼暫時緩和,合理股價尚待調整,封關前,法人作帳的主角是內資,財報公布完畢到明年是空窗期,台股會很投機。

☞警語:萬傳媒網站所有內容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買賣推薦之意,投資人應獨立思考、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