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自動化的幕後推手:氣立(萬寶週刊1469期)
莊正賢
2023-03-07 22:00
217
分享

工業自動化的幕後推手:氣立
受惠市場需求回溫,氣立今年營收逐步走高
◎莊正賢

今年是一個不平穩的一年,因為疫情影響讓許多工廠缺工進而影響出貨,也讓許多半導體公司開始考慮轉向自動化生產發展,增加工廠對於氣動元件的需求,也讓今年的自動化產業族群今年前3季表現亮麗,目前訂單滿載,主要都是來自歐美市場需求回溫、半導體產業和大陸市場先前下的長單延續,能見度都達到明年第1季。而我們這次專訪的氣立(4555),就是一大受惠者,董事長游平政和我們談到因為今年受惠疫情趨緩,整體景氣逐漸復甦,各產業加速回復生產,進而帶動自動化設備需求增長,也讓公司今年度營運表現相對去年更亮眼,同時資本支出也比先前預估的高上了不少,從1億提升到1.6億,在中國的新廠產能開出現下,明年將持續穩步成長。

生產自動化蔚為趨勢 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
現今許多產業在生產成本及產品加速量產的考量下,我們常聽到的工業4.0時代,自動化生產已經是發展趨勢,董事長游平政認為未來製造業的重點,將是能為消費者創造多少附加價值,而要提高附加價值,最好的對策,是將製造中心與設計重鎮設立在接近市場的地方,才能快速了解市場需求,推出相對應的產品。因此未來製造業的面貌,已不再是大量單一的產品,而是小型、快速、客製化,由當地人才營運,更貼近消費者,這當中自動化生產必不可少。因此即使是傳統產業,也很早就跨入佈局自動化生產,讓企業與市場與時俱進,維持市場競爭力。

氣立主要從事氣動控制元件、氣動執行元件、氣源處理元件及氣動輔助元件之研發、製造及銷售等業務,執行元件主要以氣缸、機械夾等產品為主,產品特性為將壓縮空氣轉換成機械能的裝置,氣立主推高毛利的機械夾爪與無桿氣缸等新產品;控制元件主要以閥類產品為主,其產品特性為控制和調節壓縮空氣的壓力、流量、流動方向和發送信號;氣源處理元件主要以調壓器、過濾器、給油器等調節空氣產品為主,其產品特性為處理空壓機裡出來的壓縮氣體。
下游產品則應用於各生產工廠、維修設備、自動化設備、醫療儀器及教學設備等。公司營運以自有品牌「氣立可CHELIC」為主,董事長表示當初希望能藉由創立自有品牌,讓客戶有更加深入的印象,進而建立長期的合作。

客戶需求增加 中國再擴新廠
目前生產基地位於台灣泰山、中國上海松江廠、中國浙江平湖邦燁廠。游平政說當初會選擇浙江平湖設廠,主要是因為當地招商條件不錯,加上當地有產業聚落,對於公司生產有利,這點也反應在公司營收上,11月的1.57億元,年增18.43%,今年前11月營收已經突破2018年,創下新高表現,同時董事長也向我們表示,公司一直以來都持續投入研發,每年在自動化展覽都會新的產品亮相,加上公司有少量多樣的優勢,長年投入的研發累積出來的高技術,也能快速反應客戶需求。

公司接下來將聚焦在「無桿缸」、「機械夾爪」、「真空元件」等三大類產品等,以研發智慧工廠相關元件為目標,陸續推出可程式化與通訊協定相關產品,董事長訪談時也很高興的跟我們展示新的數位式壓力流量傳感器、薄型真空電控比例閥、薄型電控比例閥等電控新品,希望可以提供客戶更多的氣動、電動元件上都能有更多元選擇,也有助於氣立打入更多產業及不同的市場。

公司持續投入經費研發新產品 搶攻市場大餅
董事長看好未來的智慧工廠、工業4.0這塊大餅,他提到:「我認為今年中國市場發展強勁,在現今高度客製化需求的市場,自動化生產線可以提高生產的靈活度,5G相關產業、新能源、智慧工廠的轉型推升對於氣動元件的需求增加。」,這也讓公司第二季、第三季創下歷史新高及次高,游平政也提到,太陽能、雷射、消費性電子等三大領域產業將是氣立未來著重的發展方向,其中太陽能部分,由於中國仍是世界的工廠,因此仍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,因此在現今全球推倡環保議題及重視暖化問題下,中國政府未來會加大這方面的管理力道;雷射產品方面,游平政表示,隨著市場對工程及產品精密度要求不斷提升,量測、測距、感應相關產品應用已漸趨成熟且需求持續,氣立持續投入經費研發,強化公司在這部分的相關產品布局;而消費性電子產業部分,如各家知名代工大廠,均是公司的主要客戶,相關產業客群仍然佔氣立營收比重超過3成,依然是氣立的重點耕耘產業。

未來持續開拓新客戶 進軍海外新市場
最後我們跟董事長聊到未來對於氣立的發展方向,游政平說,將以台灣為主要研發中心,除原有的台灣泰山廠及上海松江廠外,今年也有新增浙江平湖廠投入生產,不但有助於氣立製程整合與成本控管,更延伸開拓氣動產業、通用機械、機床設備及汽車產業等不同領域的客群;公司也將持續投入各生產基地設備汰換與擴充,希望為明年度營運成長提供更大動力,而公司在研發投入的部分也將會持續投入,有助於公司站穩中國市場,並進軍歐美及東南亞市場。



☞警語:萬傳媒網站所有內容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買賣推薦之意,投資人應獨立思考、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AD